人類文明的發展,起源于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模仿.包裝設計也是這樣,隨著人們的生活需要,自然而然形成.例如:“人們用長草搓成繩捆東西,方便攜帶,就是最原始的包裝”.可以說包裝與產品,是一對孿生兄弟,有了產品就需要有包裝來保護它.中國古文字中的“包”字,是一個育孕于子宮中的象形文字,它反映了古代人對包裝的理解和認識.
從傳統包裝到現代包裝,包裝設計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這期間包裝從單純的注重保護產品的單一功能發展到今天的全感官多功能,從視覺、聽覺、嗅覺等方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現代包裝設計不僅具備傳統功能,考慮更多的是人類的精神需求.現代城市的繁華除了體現在聳立的高樓、川流不息的車輛、夜晚閃爍的霓虹,人們個性化的色彩斑瀾的著裝,最主要的就是各大商場琳瑯滿目的產品包裝,它們的絢爛也增添了城市的時髦感和現代感.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考慮最多的就是包裝的造型、色彩、肌理.造型決定著包裝的骨骼和題裁,色彩代表著包裝的精神面貌,肌理傳達著產品特有的精沖內涵,對整個包裝有著錦上添花的作用.只有它們三者巧妙的結合才能促成一個成功的包裝.
在這個信息開放、多媒體技術發達的時代,人們的創造欲望和創新心理無限地被激發出來.市場需要和人們的社會需求促使現代包裝設計尋找著新的突破口,不斷的有新思想的包裝設計應運而生.如全感官包裝設計,也就是所謂的“多感官”包裝設計,融合了視、聽、觸、嗅、味等多種感覺,多方面、多層次地開發著消費者的感官機能.能夠在注重視覺傳達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和實際需求,抓住消費者對產品包裝最容易被感知的部分.最重要的是它與時俱進,能夠順應時代發展的脈搏,引導消費者消費與社會進步、科技進步、人文感官需求相協調.
其實包裝設計不是高端產品更不是奢侈品,它是生活的調節品,點綴著人們的生活.
不同類型產品有不同的包裝差異.食品最主要的就是讓人看到包裝就會產生食欲,想要購買.總之,現代人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包裝設計越趨于自然越會得人心.
日常用品一般都是用來調節生活的調節品,以精神需求為主.它們的包裝設計應以調節身心,放松心情為主.自然清新,如沐浴在綠野、茂林中呼吸著新鮮空氣一般.
不同類型的包裝設計會給不同的人群帶來不同的情緒和感受.一款好的包裝能向消費者提供一種文化或藝術的享受.當然,一款好的包裝最重要的是“味道”,再則才是包裝以及賦予包裝的文化內涵.所選用的“味道”是包裝設計的靈魂,決定包裝運用的成敗.
兒童,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求不同,對待兒童產品的包裝設計應該清新甜美,而且吃或玩的同時還可以學知識,巧妙設計變成益智玩具,讓他們擁有快樂的心情.
成人,是現在壓力最大的人群,承擔著各種責任,要工作,養家.身心疲憊,根據各個年齡段和男女差異,對待他們使用產品的包裝設計也要因人而異.最主要的是以放松心情,緩解疲勞為主.
老人,人到老年最主要的是健康,老人喜靜,對于老年用品包裝設計氣味盡量趨于清淡,能有助于安神.而且要簡單,容易使用.
任何產品從不缺大牌、從不缺光環,從不缺仰視,缺的是和人心底的一種交流和互撞,能夠觸碰心靈、留存記憶.一款好的北京包裝設計是和消費者心靈溝通的敲門磚.產品為人服務,包裝無聲的給予產品魅力,現代包裝的發展越來越人性化,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們精神世界的滿足......